
防偽查詢
聯系方式
深圳市豹點科技有限公司
地 址:深圳市南山區桃園路
田廈國際中心B座1235
郵 編:518052
聯系人:李先生
電 話:189 4870 7815
手 機:189 2467 2967
傳 真:0755-8670 3785
E-mail:felix411@cnbaod.com
網 址:www.cnbaod.com
2015年8月,在谷歌上市11周年之際,華爾街做了一項有趣的統計,統計了自谷歌上市以來,11 年中股票回報率超過谷歌(1277%)的美股公司,在參與統計的近6000家美股公司中,只有13家公司的回報率超過了谷歌,其中,有一家叫直覺外科(Intuitive Surgical)的回報率,遠遠超過了谷歌!直覺外科的主打產品你肯定知道,那就是達芬奇手術機器人。
為戰爭而生
達芬奇機器人的技術源于擁有官方背景的斯坦福研究院(SRI),上世紀80年代末的時候,一群科學家在斯坦福研究院開始了外科手術機器人的研發,初衷是要研制出適合戰地手術的機器人。
在后續的研究中,手術機器人引起了美國國防部的關注,他們對這種醫生可以遠程操作來對士兵進行手術的系統很感興趣,很快的,這種興趣變成了實際行動。1990年的時候項目組收到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投資,希望他們能夠盡快的研究出可供實際使用的原型。
走向商業化
在1994的時候Frederic Moll博士對這套系統非常感興趣,當時他在SRI主任Guidant手下工作,他多次請求將“Lenny”(早期達芬奇機器人)商業化,以最大化它的價值,然而當時鮮有人看到這一點,大家都在忙著如何將它變得更酷一點。
于是Frederic Moll叫上剛從Acoson公司辭職的John Freund,和SRI經過多次協商后成功購買了關于Lenny機器人的知識產權。之后在1995年成立了Intuitive Surgical Devices Inc(直覺外科公司),他們一開始就引入了風險投資,投資者包括菲爾德基金、塞拉利昂資本和摩根斯坦利。
后來,公司的幾位聯合創始人Moll、Freund都已經離開了公司,現任Guthart在1996年才加入,他之前曾在斯坦福研究院(SRI)工作過。其余高管大多是后期加入的。目前高管中持股較多的是董事局主席Lonnie Smith和CEO Guthart,分別持有1.15%和0.93%的股份。
四代機器人
手術機器人“達芬奇”得名于500年前畫家達·芬奇在圖紙上畫出的最早的機器人雛形。后人以此為原型設計出了用于醫學手術的機器人,并以“達芬奇”的名字命名。
其實,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更為正式的名稱應為“內窺鏡手術器械控制系統”。它是由美國直覺外科(Intuitive Surgical)公司研制的一款高級外科手術機器人系統。它被廣泛應用于成人和兒童的腹部外科、泌尿外科、婦產科以及心臟手術。其設計理念是通過使用微創的方法來實施復雜的外科手術。
目前已經推出了四代產品:
1996年推出了第一代達芬奇機器人
2006年推出了第二代產品,機械手臂活動范圍更大了,允許醫生在不離開控制臺的情況下進行多圖觀察
2009年在第二代基礎上增加了雙控制臺、模擬控制器、術中熒光顯影技術等功能,進而推出了第三代產品
第四代機器人在2014年推出,靈活度、精準度、成像清晰度等方面有了質的提高,公司在2014年下半年還開發了遠程觀察和指導系統。